近年,「私域」的火爆有目共睹。品牌焦慮感也在蔓延,再不做私域流量就晚了。
在流量紅利消失,增長乏力的現如今,如何充分利用客戶數據構建數據化的運營體系,提升私域運營的效率,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。
一提到「私域」這個詞就會想到社群和個人微信號,因為社群和個人微信號是直接可以和客戶進行互動的渠道。少則幾個多則過百的社群和微信號,是鏈接粉絲和品牌的橋梁。但其實站在企業的視角下,私域遠不止這些。
1. 到底什麼是私域流量?
行業如此對私域流量的進行定義:指的是自己的平台流量,它的核心指向是品牌IP,個人自主擁有的、可以自由控制反復利用的流量。
私域流量定義為品牌自有的、可開展個性化運營的用戶資產,通常可劃分為微信生態,企業自營渠道,以及其他觸點三大板塊。通過私域流量,品牌可以主動地反復觸達並喚醒用戶,通過用戶擴散品牌影響力,也可以基於數據精准分析用戶行為,並實現用戶數據的應用和變現。
如果說電子商務的早期階段是由各大電商平台主導的,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,微信生態的不斷發展成熟和消費者社群的爆發,消費者成為第一主導力。
2. 為什麼要做私域流量?
一、流量更可控
假設百度有一千萬用戶,然而這一千萬用戶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,我們只有把裡面的用戶導入到自己的平台,才算自己的用戶。後續針對用戶的服務或者換量才有可能發生。
二、性價比高
我們在流量池獲得曝光是需要付費的,比如:關鍵詞競價,不花錢想獲得曝光,門都沒有。而一旦把用戶從流量池導入私域流量,比如:微信群,那真的我的地盤我做主,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了。當然了也不能太放飛自我,如果用戶體驗不好,分分鐘會從私域流量池游走的。
三、深入服務
拿抖音來說,用戶喜歡的短視頻很多,當對其中一個視頻感興趣時,可以選擇關注號主,關注後可以一直享受號主提供的視頻觀看服務。當關注號主的人越來越多時,這個號主就成了網紅,他這個號也成了私域流量池。
3. 如何玩轉私域流量?
知道了流量池,也知道了私域流量的載體,接下來問題只有兩個:如何把用戶從流量池導入到私域流量?以及,如何維護好私域流量?
如何把用戶從流量池導入到私域流量?
最常見的是利益誘導,這個多見於人傻錢多的公司,關注公眾號領紅包,下載APP送現金等等。在流量池獲得曝光後,當用戶看到進到私域流量有好處時,一般都會形成轉化。雖然數據很漂亮,不過這種用戶質量很差。
另外一種方式是做優質的內容,靠內容本身打動用戶形成轉化。這是目前採用的方法,多產出有價值、有內容、有幫助的乾貨,當別人發現你做的東西,對自己有幫助時,會主動前來,這才是真正長久的打法。靠補貼迅速做大,最終倒閉的公司並不少見,比如那個啥啥單車。
如何維護好私域流量?
- 用戶被拉進了私域流量池,並不意味著工作就結束了,相反這是一個新的開始。之前大家的重心都放在了拉新,洗用戶的上,現在要轉變下觀念,提升下自己維護用戶的能力了。
- 維護用戶靠的是用心,要設身處地的站在用戶的角度來思考。說起來容易,其實這個是最難的,我始終覺得換位思考的品德是天生的,學不來。
- 我們日常發到用戶群的文案、公眾號發的文章,有不少是自嗨的,認為自己喜歡的用戶也會喜歡,實際上通過用戶群零星的發言,就能看出這些內容沒什麼吸引力。
- 把用戶當成朋友一樣去維護,以像朋友安利產品的方式去做內容,比如:發現一個味道很贊的面館,你給朋友推薦的話,會怎樣說呢?記住這個感覺,給用戶也這樣說,效果多半是不錯的。
私域是一門講求細節打磨的工作,比如單從公域引流到私域,乍看不就是讓人加上微信就好了,但細細去想,每個環節用什麼話術做鈎子,每一步引導動作如何設置,用多少錢的成本去做,人進來了又怎麼接粉,傳遞什麼樣的私域氛圍,都是學問。